每次提到中国房地产市场,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房价上涨。毫无疑问,从2000年至今的这20年里,房地产快速发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很多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大大小小的城市建造了太多的高楼。不论是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均是如此。
一般来说,高楼可以分成住宅类和商业类两种,根据安居客数据显示,2020年初国内共有26万栋高层住宅(总高超过11层)。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光是2020年,我国就有56座2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完工,要知道其他国家加起来仅有50座;并且在已建成十大高楼大厦榜单中,中国独占6席:上海中心大厦632米、深圳平安金融中心599.1米、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530米、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530米、北京中信大厦527.7米等。
许多国人疑惑,在过去这些年,为什么要建造大量的高楼大厦呢?对此,专家直言不讳:高楼大厦不仅提高城市界面,还能从侧面反映出城市经济繁华、发展程度高。其实原因并不难理解,建造高楼大厦不仅需要先进的制造工艺,还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县城也开始暗中攀比,在人口不足50万的小县城中,住宅高度也能超过100米,其实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开发商之所以建造高楼,并不是为了提高土地使用率,而是为了提高利润。
其实,不论是商业高楼还是住宅高楼都有一个共性:为了应对办公或住房需要。根据城市蓝皮书显示,2010年全国城镇化率从2010年的46.6%提高到了现在的60.60%,全国约有2.36亿人进入城市定居或工作。而在城镇人口不断增加的同时,如何解决住房问题呢?在有限的城市土地上,只能通过提高使用率,一句话概括:建造高楼大厦、超高层住宅等方式是最好的办法。
从这个方面来看,建造高楼大厦也是情理之中,并没有什么不妥。可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一方面是通过近20年快速发展,国内住房市场供需关系已发生根本转变,根据央行数据显示,城镇家庭户均住房套数已经达到了1.5套;另一方面是房屋空置率也高居不下,截止到2020年底,我国房屋空置率保守在22%左右,也就是说每五套住房中就有一套属于空置状态。很多城市并不缺住房,甚至已经处于“过剩”的状态。
除此之外,高楼大厦也没有想象中的完美,虽然在视野、通风、户型、采光等方面具有优势,但不可忽略的是高层住宅的缺点也逐渐凸显,一是拆迁难度高,很多国内专家都表示未来如何拆迁高层将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难题;二是消防隐患大,高层住宅普遍都在50米甚至百米以上,而消防云梯作业高度只能到14层楼,一旦发生火灾,消防工作将会很难进行;三是维护成本高,电梯老化和外表脱落等问题都是不可逆的,而且因为高层住宅的配套设施更多,维修难度和成本高居不下。
总而言之,在供大于求的当下,大量建造高层建筑的想法需要改变。其实最近一段时间,很多媒体和专家都接连发声,意思大都是“停建高层”、“高层全面消失”等观点。其实国家也意识到了这点,城市和县城都充斥了大量的高层建筑,并且也有意出台政策进行限制。从2021年开始,国家出台“住宅新规定”:
就在今年上半年,住建部出台规定,除了对新建500米以上和250米以上建筑作出严格规定之外,还要求县城建筑的高度提出了严格要求,主要有三点:1、县城新建住宅应以6层为主,其中6层及以上住宅占比不能低于75%;2、县城新建住宅总高不得超过18层,如果确有必要,则需要经过充分论证、与消防能力相适宜;3、县城新建住宅高度还要符合市政配套要求。
2021年起,住宅实施“新规定”,2类房子或吃香了,换句线类房子或再度升值。
虽然按照新规定要求,250米以上建筑仍然可以建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新规定的影响下,国内住房原有的体系将会被彻底打破---国家出台“限高令”,除了对新建住宅高度严格限制之外,还在电梯方面进行了调整,其中未来新建总高超过四层的建筑都将安装电梯。从中可以看出,未来房子吃不吃香,不仅体现在高度上,电梯更为关键。
第一类、配备电梯的市区多层住宅。随着“限高令”的出台,从某些方面可以说投资高层将会受到限制,未来不论是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以及县城,将会以多层住宅为主,再加上市区土地资源越来越有限,配备电梯的市区多层住宅的需求量还会进一步增加,而且相比较高层住宅来说,多层住宅的得房率至少高出5%,容积率也在2以下,再加上户型设计更加合理,升值的前景不可忽视。
第二类、加装电梯的老旧住宅。虽然说老旧住宅在房龄有劣势,但在配套、地段、交通、生活等方面的优势也是无可比拟的,可是为什么很难获得购房者的青睐呢?说白了,还是因为居住体验不好,从2021年开始,随着旧改工作稳步进行,而这也意味着老旧小区经过多方面改造之后,会迎来“新面貌”,不仅是小区环境提升,也能彻底改变上下楼难的问题,再加上原有的配套优势,受到购房者欢迎也就能理解了,价值提升自然也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