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全国首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地方性法规《菏泽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促进条例》正式实施。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是一项有温度的事业,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现实路径。2021年3月,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同年,2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2022年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2023年3月,全国首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地方性法规《菏泽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促进条例》正式实施……“1米高度看城市”的理念正逐渐融入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社区整体发展规划,增加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增设儿童游戏区域和游乐设施,为儿童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打通儿童友好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菏泽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促进条例》指出,要从单元试点建设、创建氛围营造、部门职责明晰、农村友好创建等方面,在市行政区域内促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
据介绍,条例作为全国首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面的地方性法规,立足城市发展实际,以制度创新作为工作重点,研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勾勒出更有质感的儿童友好城市愿景。条例的出台将集中有效地解决一批制约城市儿童发展的短板问题,使儿童优先、儿童友好理念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不断巩固和拓展菏泽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成果,促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保护儿童身心健康,保障儿童合法权益。
条例明确指出,市、县(区)人民政府承担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负责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统筹推进和督导等工作。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技术创新、公益赞助、慈善捐赠和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参与、支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凝聚全社会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共识和合力。
条例要求以硬件方面的建设实施、软件方面的服务管理为着力点,以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和服务效能、保障儿童合法权益为落脚点,在公共场所、学校、社区、村居等不同空间,全方位打造儿童成长的良好环境,让儿童的学习、交往、独立出行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针对菏泽市是农业大市的实际情况,条例突出城乡共建,创新提出了农村儿童友好,从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加大留守和困境儿童帮扶、加快儿童友好产业建设等方面加以推进实施。
条例的出台一方面可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着力解决制约儿童发展的短板瓶颈,积极回应广大儿童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文体服务保障等方面的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儿童友好城市创建的长效机制,推动创建儿童友好城市工作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强化社会监督,实现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法治化、常态化。
在首部关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实施之前,已有多地出台地方规范性文件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如《石家庄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重庆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青海省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等。
上月出台并实施的《石家庄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推进社会政策友好,推动全市践行儿童友好理念;推进公共服务友好,充分满足儿童成长发展需要;推进权力保障友好,完善公益普惠儿童福利体系;推进成长空间友好,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和服务效能;推进发展环境友好,优化儿童健康成长社会环境”5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石家庄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加强顶层设计,将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纳入全市经济发展规划。引入“1米高度看城市”儿童视角,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鼓励开展儿童友好城市认知、规划普及等教育实践活动。同时强调推进城市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要求配备足量、优质、独立和便利的儿童活动场地;改善儿童安全出行体验,加快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站点、过街无障碍设施,减少机动车对儿童出行威胁;深入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达标建设,确保中小学、幼儿园封闭化管理100%,专职安保配备率100%,一键报警、视频监控系统达标率(接入公安网)100%等。
去年就已经发布的《重庆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工作方向,按照2025年、2035年两个时间节点分别提出了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从社会政策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利保障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发展环境友好5方面提出29项具体落实政策举措。同时,提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儿童友好单位创建3项市级示范试点工作,全方位、多层次推动儿童友好建设。
同样于去年发布实施的《青海省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强调城市规划建设体现儿童视角。要求制定落实城市各类儿童友好空间与设施规划建设标准或指引,在公园、绿地等公共空间和社区配备足量、优质、独立、便利的儿童活动场地,推进城市建设适应儿童身心发展。同时,要求推进城市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加强城市街区、社区、道路以及学校、医院、公园、图书馆、体育场所、绿地、公共交通等各类服务设施和场地适儿化改造,完善标识标牌系统。推动公共场所建设母婴室、儿童厕位及洗手池、儿童休息活动区等。加强城镇社区住宅小区闲置资源利用,扩展儿童文体娱乐活动场所,加大农牧区儿童活动场所建设和运行扶持力度,为儿童创造安全、便利、有趣的环境。
有些城市虽没有针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专门立法,但是注重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走在前列。如深圳市于去年发布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地方标准《儿童友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南》,包括健康、教育、文体、游戏、出行、社区与家庭等体系,为儿童提供更有温度、更加细致的服务,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精准度和城市管理的精细度。
据介绍,深圳市早已将儿童友好理念付诸实践,在城区治理中引入儿童视角,以空间为突破口,充分考虑儿童活动需要,建成了儿童友好街区,构建适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城区环境。在深圳市,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已从最初的“概念”,发展成为全面铺开的“实景”。
杭州市去年也发布了《2022年杭州儿童友好10条》,为儿童成长提供适宜的条件、环境和服务,全面助力杭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其中特别强调要推进儿童友好公园建设,公园适配尽配儿童设施。同时推出儿童友好社区试点,推动儿童友好元素融入社区建设,积极打造儿童“游戏角落”,建设安全、趣味、活力的儿童友好社区。
现在,《2022年杭州儿童友好10条》各领域指标均已超额完成,真正做到将“友好”体现在社会生活的细节里,将包容互助和柔性关爱渗透到城市规划、建设、治理、运行的各个环节中。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